会议专题

基础施工中遇人工土洞的处理方法

我公司承建淮南谢三村二期Ⅲ标段工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人工土洞(采用人工开挖的洞穴,废弃后回填),由于分布的范围较广,且分布无规律,其复杂的地质情况在其他工程上不多见.这些人工土洞,成因复杂,形成时间可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采取何种方式对这些人工土洞进行处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经设计部门反复论证、计算,并会同业主、监理、施工方协商,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土洞处理方法:当土洞洞底深度在2.0m以内(距基础底部)时.基础采用跌级放坡处理;局部较深,但面积较小的土洞,采用C15毛石砼换填;对尺寸过大且较深的土洞,采用两级跌级条形基础,以减少土洞深度,从最低一级条基底部至洞底范围内用C15毛石砼换填。

住宅楼 基础施工 人工土洞 跌级放坡处理

祝家梅

安徽建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

安徽黄山

中文

679-682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