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子价格的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用水稀缺性评价研究
以GDP最大化为目标,产业用水为约束,利用投入产出优化模型计算2012年京津冀13个城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服务业用水的影子价格.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水资源影子价格差异明显,南部城市最高,中部次之,北部城市最低;不同行业水资源影子价格差异明显,服务业用水影子价格最高,其次为工业,农业用水影子价格最低;各城市产业用水的实际价格远远低于影子价格,尤其是农业水资源影子价格与实际差距最大,过低的定价使得生产用水成本低,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稀缺日趋严峻.以三次产业用水影子价格为基础,利用灰色变权聚类模型,对京津冀13城市的产业用水稀缺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部地区的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的产业用水为严重稀缺;中部地区的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水资源为中度稀缺;北部地区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和沧州水资源为稀缺.水资源稀缺问题已经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短板,为保障区域协同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要根据各城市水资源储量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用水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生产用水,实现生产活动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政府还应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通过要调整产业结构缓解水资源对经济的制约.
产业用水 稀缺程度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影子价格
李元杰 张卓颖 石敏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90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2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9
2017-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