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是对南阳市小麦产量和品种构成严重威胁的最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是20世纪80年代南阳市新发生的病害.1985年,该病在南阳市首次严重发生,发生面积509.8万亩.当时从技术人员到群众对该病都比较陌生,该病还属于偶发性病害.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南阳市小麦常发性病害,2010~2016年7年间,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年份就达6年,其中2010年和2012年大流行,发生面积分别为622.7万亩和778万亩,2016年部分区域大流行.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是控制赤霉病发生的最根本的途径。小麦赤霉病预防与控制建议加大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的宣传普及、加强小麦赤霉病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的研究、加快赤霉病治理农药的研究开发。
小麦赤霉病 发病特征 抗病品种推广 疾病测报 农药研发
袁伟
南阳市植保植检站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89-193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