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从汉宋艺志道体推当代艺术学义理致用
艺文经籍志乃华夏历代学术著述与图文总录,价值高者必有总序、小序甚至细目序,开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学理之门,而历代艺术志无疑成为承载古今智慧的典范基藏库。但随着文化进深与精微,“艺术”概念逐渐清晰和消长,值道隐之时往往促狭为文化一隅,范景中先生尝反诘云根本不存在所谓跨学科,实则华夏文化本来整一。世界普遍联系又永恒发展,尽精微致广大古今一理。道尚贯通须由器求,因人叙事洞观人事社会运化规律,诚文史人文深意。而华夏文化三起三落,一曰春秋战国,二曰中古唐宋,三曰民国迄今。世运颠连而史兴,世安宁则史平,千古一理。唐宋文艺承上启下,为古今转枢,故上溯汉、隋艺志源流与本质,疏通唐宋艺术艺文经籍志(简称艺志)学理通义以观照当代、将来,藏往识远,以冀正本清源,于时下艺术学理构建以历史观照与学理判断价值。。文以原道征圣而宗经,经史为大宗,六艺(九流)为强括。六艺即六经,经者道体,艺者道总。六经皆史,史达经义,史必叙人事以贯道,识实斋“子集为经史末流”则可进悟马浮“性近道则四部不立”,叙人事通义理可得经史尽道之旨。乐舞曲剧、影像、视觉、设计、理论无非道义艺志古今消长而已。道失则史德贵,才学识更在其末。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乃经史根本,故知学术言公宁尽天而不可益人,至末流必堕功利营私结党以废义远道。郑渔仲、章实斋、姚名达述之甚明。况人性必囿史地时空,惟日新而道进,故类聚专题器用心裁义理以通道体,必古今艺理义例无疑。应麟《玉海》类聚心裁之学,博学宏词深义,乾嘉得其隅尤振迄今,马一浮楷定国学“六艺”该摄古今中外一切学术,正当商榷重估深新,则华夏艺志不泯,道义体用得托载之器,艺术学理可望正本清源得窥全豹、归真至善易近而未远矣。
艺术学 历史演变 义理理论 艺志道体 传统文化
尤汪洋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7-267
2015-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