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基于地理距离的视角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购买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体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本文通过Moran”I检验了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内隐知识在全域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性,对外显知识、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验证。并从地理距离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大小及其区域边界。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外显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相比,内隐知识更容易受到知识主体垄断心理的影响,因而其空间溢出效应受经济波动和环境变化影响明显。但随着中国专利保护制度不断加强,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可能成为未来省际间知识溢出的主要部分。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受地理边界的制约。与中部、西部地区存在研发人员需求与供给缺口不同的是,东部沿海省域的研发人员已经表现出对外显知识尤其是内隐知识的挤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省际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质,从而有利于解决当前区域创新知识本土锁定的问题。建议加快国内统一创新市场建设,保持创新市场有序竞争;推动建立全国性的研究开发网络,促进研发活动的多样化;改革创新研发要素的结构和层次,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外显知识 内隐知识 空间溢出效应 市场竞争
金刚 沈坤荣 胡汉辉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149-171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