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科普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以科普挂图、展览互动监测为例
《大数据》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认为,2020年世界将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微信、微视、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以及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科普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而积极的作用.围绕科普挂图、展览系统开发,互动体验,数据统计,监测评估等应用工作,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对今后开展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启发和思考意义.相关部门应当长期定期组织科普信息化有关活动,深入基层,培训基层民众利用信息化手段学习科普挂图、展览内容的技能,扩大科普信息化普及的范围。借助现有渠道,促进传播渠道多元化,在不断深化与传统媒体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互联网社会机构的合作,拓展新媒体科学传播新渠道。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科普管理与运营模式,有效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开展科普信息化创作和传播。
科普挂图 展览系统 信息化建设 传播渠道
戴力 姜晓东 夏晓珍 余子真 李建明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 浙江省数字科普研究所,杭州310007
国内会议
第二十二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面向2020的科学传播国际论坛
北京
中文
15-21
2015-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