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州西濠口商业区的形成动因及整体风貌探析
清代十三行商馆区建定西壕口两岸的街巷肌理,至清末修筑长堤、建造马路及铺廊塑成沿岸界面,再到民国填濠筑路、填筑新堤而格局定型,西濠口的开发经历了从行商自发兴建,逐渐过渡至政府主导建设,官方从发展经济、改善城市面貌出发,以制度、规划等形式出现,至清末民国时期愈发明显。在建设投入上,由十三行的行商、外商出资,到清末政府出资民间承领,发展至民国华侨资本的大量投入,商业利益的驱动一直延续。
城市规划 商业区 风貌特征 民国时期
杨华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50-162
2015-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