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河北副热带高压外围降水特征与预报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京津冀降雨量资料,对2000-2014年,河北69次副高外围(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降水个例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这类天气的特征和降水分布规律,同时根据副高形态,将这类天气分成3种类型.对这3类天气的环流背景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69个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降水个例雨量统计显示,暴雨和大暴雨发生频次自西北向东南明显增加,有三个区域较易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即燕山南麓的唐山和秦皇岛、太行山东麓的邢台、河北平原东部的衡水,而保定西北部山区最不易出现暴雨.(2)按照副高形态,将69个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相互作用的暴雨分为3类:块状副高类、准东西带状副高类、东北西南向副高类,其降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3)在预报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相互作用的降水过程时,除了关注西风槽和副高的位置、强度、形态外,更要关注中低层及地面辐合系统,强降水一般发生在副高外围584~586dagpm、低层700hPa和850hPa的低涡和切变线系统及地面倒槽和低压系统附近.(4)对环流背景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统计了该类暴雨的相关多个物理量的平均值和极大值,可作为副高外围暴雨强度及落区预报重要参考.通过对该类天气特征和规律的总结,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订正数值预报产品.

暴雨预报 降水特征 副热带高压 西风带冷空气

李江波 曾建刚 孔凡超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050021

国内会议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46-58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