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暴雨天气的西南低涡结构特征分析
采用常规观测、NCEP1°×1°资料,结合雷达四维变分风场反演及卫星资料对一次西南涡暴雨的成因及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由高原涡与西南涡共同影响四川盆地形成.西南涡的辐合流场主要存在于850hPa以下的边界层内和对流层中层500hPa附近.其中边界层内的流场辐合较强,旋转较弱,500hPa附近旋转较强,而辐合略弱,并且是倾斜涡度柱的正涡度中心,700hPa则主要以旋转流场为主,无显著的辐合辐散.强降水区东侧存在一支东西向的次级环流.强上升运动及强降雨出现在向东倾斜的正涡度柱前侧、正涡度中心下方及次级环流的主上升支附近.(2)雷达资料及风场反演显示,此次暴雨过程中,西南涡内部不仅存在着β中尺度气旋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γ中尺度气旋的活动和发展.不同高度上的β中尺度气旋生成并在低空气流汇合区上空耦合,β中尺度气旋及气旋附近的低空气流汇合区成为强回波的主要生成源地.γ中尺度气旋的活动和发展则为强回波带中短时强降雨中心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暴雨天气 西南涡 次级环流 中尺度气旋
邓承之 翟丹华 刘婷婷 何跃 牟容
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5-82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