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暴雨的干侵入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发生在辽宁出现的大暴雨过程,从大暴雨发生区附近低空急流、干侵入活动和卫星云图演变角度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迅速向低层扩展加强,超低空东南急流迅速加强,抬升触发,为辽宁大暴雨发生输送了充足水汽;干层的存在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性不稳定,此次辽宁大暴雨湿度梯度锋区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原因是干冷空气侵入.此次大暴雨形成过程中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得出:暴雨发生前有低湿、高位涡的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并不断加强特征;在雨带维持阶段,强降水区在红外和水汽图像及其动画上,主要特征有向北、向东北、向东、向东南、向南、向西南疏散的外流丝缕状卷云,同时西北侧不断有小尺度的暗区补充;强降水结束前,从南亚高压脊的北侧没有很小尺度的和风速很大相伴随的动力干带东移,反气旋脊快速扩大,结构更加松散,周围副热带西风急流逐渐消失,同时得出强降水发生在强对流云团梯度最大值时段,所以利用卫星云图特征预报强降水发生过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时此次大暴雨过程的辽宁两个强降水中心位于背风坡附近,说明地形抬升对此次对流性强降水的对流加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大暴雨过程 低空急流 干侵入活动 云图演变
金巍 俞小鼎 曲岩 孙建元
鞍山市气象局,辽宁鞍山11400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灾害性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 鞍山市气象局,辽宁鞍山114004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8-138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