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节假期黄土高原雪灾特点及成因
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雪灾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资料、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等,对2014年2月4-7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雪灾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黄土高原雪灾是由一次暴雪和两次中雪造成的;暴雪过程在径向速度场上0线表现为典型的S型,反射率因子大于30dBZ;500hPa以下正的热成风涡度平流和500~300hPa负热成风涡度平流的配置,为暴雪和两次中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暴雪前气象要素表现为:气压持续下降、水汽压迅速升高,暴雪前同时伴随着偏东风增大的过程;暴雪过程的湿位涡空间结构不同于中雪的湿位涡空间结构;暴雪开始时,主要是水平辐散项的作用,在650~500hPa形成涡度收支正值,在300~100hPa形成涡度收支负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水平平流项的作用,在800~700hPa仍为涡度收支负值层.
暴雪天气 过程分析 热成风涡度 湿位涡 空间结构
井喜 井宇 陈闯 屠妮妮 艾锐 张健康 候柯然 高美美 白玥
陕西榆林市气象局,榆林719000 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4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4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12 榆阳机场气象台,榆林719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5-201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