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谷地三类突发性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研究

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三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进行了分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西南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584dagpm线位置、低层冷暖切变结合区、低层温度平流0线位置的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北风气流为主,峡谷入口处南侧迎风坡抬升作用强,地面能量场上易形成Ω型高能中心;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天气尺度系统明显,低层冷切尾部辐合区和温度平流0线位置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南、北风气流并存,并在峡谷入口处交汇进入峡谷,使峡谷入口处南、北两侧迎风坡上多形成地形强迫抬升,地面能量场上峡谷北侧易形成温度梯度大值区;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以边界层和地形强迫抬升为主,低层弱切变和散度负值区位置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南风气流为主,进入峡谷后易受到地形阻挡作用,形成完整的中尺度辐合中心,配合峡谷入口北侧迎风坡上的地形抬升作用,地形性动力强迫达到最强.

中尺度暴雨 地面能量场 南风气流 地形抬升

张萍萍 陈赛男 张蒙蒙 韦惠红 董良鹏 张宁

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12-324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