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甘肃省短时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中尺度环境条件配置

甘肃短时强降水年频次介于0.1~4.5次,有三个活跃区域,分别是陇东南、庆阳市的东北部、甘岷山区.短时强降水始于春末的5月,6月开始增多,7月爆发式增长,8月达到鼎盛期,9月迅速减少;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短时强降水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达5a.7%,其分布的阶段性特征可能与东亚夏季风阶段而非连续的推进和撤退有关.甘肃短时强降水以夜雨为主,主峰期在19-23时,21时达到了峰值,次峰期在00-03时,02时达到峰值.PW、CAPE、W等19个物理量与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500hPa环流形势,结合水汽、不稳定条件及触发系统,将甘肃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归纳为三大类型,其中低槽型中尺度环境条件场配置的特点是深湿高能+低层辐合抬升,西北气流型的特点是浅湿高能+中(高)层辐合(散)抬升,高压内部型的特点是能量积累+弱冷空气扰动.

短时强降水 分布特征 中尺度环境 条件场配置

黄玉霞 王宝鉴 王勇 吉惠敏 谭丹 李文莉 肖玮

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730020

国内会议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59-366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