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村亦载千秋史,薪火还须百代传--北京古村镇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前景与问题

古村镇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和反映着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传承,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村镇存量日渐稀少.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很难重建。北京的古村落尤其是山区的古村落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山区保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托;而历史文化资源是有积淀性、延续性和传承性的,其本身也需要“涵养”。所以,在谈开发利用之前保护和继承是第一位的。规划必须成科学体系,既要站在全局高度,结合区域整体特点,统一布局、整体设计;又要结合各村各镇的实际,从每个村落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出发,因村制定开发利用的方向,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既要有统一规划,体现整体风貌;又要突出特色,防止众村一面,低级重复,无序竞争。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议北京市领导统筹科研、规划部门力量,统一部署,站在全市高度来着手安排这一系列规划的制定。围绕统一规划,必要的立法工作也要跟进。

古村镇 保护工作 科学规划 空间格局

吴文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国内会议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3-71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