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肾移植排斥反应糖皮质激素抵抗患者的用药与免疫抑制剂选择

应用器官移植的方法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梦想.直到上个世纪初,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这一梦想逐渐变为现实.1954年美国Murry等教授成功地施行了人类首例同卵双胎肾移植手术并获得长期存活.时隔8年,他又首先应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我国首例肾移植施行于1972年.目前肾移植是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外科技术的成熟及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存活率不断提高.但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根据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病理和发生机制,临床上通常将肾移植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加速性排斥反应(accelerated rejection,AAR)、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CR)4种类型.一般来说,移植初期发生的排斥反应最为强烈和频繁,大多数在移植后的前3个月,其类型主要对应上述的前3种类型.

肾移植手术 排斥反应 用药分析 免疫抑制剂

吴寅 陆遥 郭桂萍 刘向端 文爱东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学部 710032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合肥

中文

1-7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