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以利于临床提高监测和应对. 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江苏省人民医院2012~2014年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ADR报告. 结果:共收集212例老年患者ADR报告(占总体ADR的21.3%),其中男性91例,女性121例,平均年龄(75.25±6.43)岁;91例发生于门急诊,114例发生于住院非ICU;涉及药品98种,主要为抗感染药物(30.6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6.42%);用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滴注;ADR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全身性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皮疹. 结论:本研究反映了我院老年患者发生ADR的主要风险药物、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应重点关注应用高风险药物的人群,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对门急诊、院外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及口服药物的安全性也应加以重视.由于存在漏报现象,本研究的报告率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患者ADR的发生情况,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老年患者ADR的监测上报工作.

老年患者 不良反应 药物类型 给药途径 药学监测

潘祺琦 罗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合肥

中文

1-8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