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肉瘤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剂量强度和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大剂量甲氨蝶呤(8~12g/m2)是骨肉瘤治疗最重要的化疗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分析骨肉瘤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在不同剂量强度下和血药浓度峰值关系及安全性,影响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峰值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骨肉瘤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共194次,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1.13岁(7-47岁),均有我院术前穿刺病理学诊断或我院会诊外院病理证实.其中术前化疗65次,术后化疗129次,人均化疗3.23次(1-8次).大剂量甲氨蝶呤剂量强度分别为<10g/m2和10g/m2两组,同时行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分别于甲氨蝶呤全部滴注后0,24,48,72h采血,测定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同时记录甲氨蝶呤化疗前及当天尿量,化疗完成前输注液量,化疗后肝肾功能、白细胞等指标.所得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化疗毒性反应按抗肿瘤药毒性分级标准(WHO)评价. 结果: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剂量强度和血药浓度峰值明显相关(P<0.01);血药浓度峰值与化疗前输注液量、化疗前及当天尿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随甲氨蝶呤剂量强度增加,肝肾功能、白细胞等各项化疗毒性反应监测指标变化也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增加甲氨蝶呤剂量强度可获得有效血药浓度峰值且化疗过程安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血药浓度监测是必要且必需的.

骨肉瘤 甲氨蝶呤 剂量强度 血药浓度 用药安全

张威 赵海涛 张晓琳

北京积水潭医院临床药学 北京100035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合肥

中文

1-12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