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两性霉素B对比其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两性霉素B对比其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WEB OF SCIENC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收集两性霉素B对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5.2统计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7篇英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53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C-amB相比,L-amB在生存率方面有优势”OR=0.68,95%CI(0.48,0.95),P=0.03”,但在排除其中一项研究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mB在输液不良反应方面优于C-amB,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19,95%CI(2.32,4.39),P<0.00001”;L-amB在肾毒性方面发生率均优于C-amB,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87,95%CI(2.26,3.65),P<0.00001”;两者在在低钾血症和肝毒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基于目前文献证据,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耐受性优于普通制剂,有效性与普通制剂相似或更优,未来仍需更多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侵袭性真菌病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 临床药理

孟海阳 张爱玲 张晓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合肥

中文

1-13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