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苏省不同地区中华按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的比较观察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中华按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选择江苏省13个直辖市各1个乡(镇)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通宵室外帐内人饵诱捕法,观察各监测点中华按蚊的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并按照监测点的地理位置,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江苏省13个疟疾媒介监测点共捕获2044只按蚊,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江苏省中华按蚊季节消长密度高峰为7月下半月,对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中华按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69,P=0.19).江苏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19:00至22:00间的3个小时,共捕获中华按蚊1388只,占全部12个时间段所捕获中华按蚊数的的67.91%;中华按蚊在清晨时分又出现一个小高峰,5:00至6:00时间段共捕获中华按蚊184只,占全部12个时间段的9.00%.对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中华按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1.88,P=0.000).结论应做好傍晚和清晨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蚊虫叮咬,降低疟疾的传播机会.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为消除疟疾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蚊子 季节消长 夜间活动 传播媒介

王伟明 周华云 刘耀宝 李菊林 曹园园 曹俊

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无锡 214064

国内会议

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江苏扬州

中文

123-129

2012-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