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汤临床应用
痔疮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占所有肛肠疾病比例最大。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之内的称为内痔,而膨出在肛门之外的称为外痔。临床表现多以痔疮肿胀疼痛,大便秘结,便血,肛门痛痒灼热,大便排出不畅,脱肛,伴见心烦、头昏、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葱黄燥、脉浮数或洪。男女皆可患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任何年龄都可得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调查,超过50岁的人有半数以上患有内痔,多数人处于无症状状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妇人产育过多,而致肠脉阻滞、燥热内生、郁结成痔。《医宗金鉴》曰:“痔疮形各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乙字汤为日本原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的良效验方,近代东医多有记载,具体出处无从考证,盖因疾病所在部位乙状结肠形似“乙”字而得名。临床主要应用于各种痔疮,大便燥结、便秘,痔核疼痛,肛门裂伤出血、脱肛轻症等肛周疾病。本方药味精简,功用中证,疗效显著,故不揣浅露,兹将该方组成、用法、适应症及2例临床验案录于文后,投发于贵刊,如广而用之,亦为患者之福音,医林之一助。
痔疮 乙字汤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刘向东 崔若塞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国内会议
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20-21
2017-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