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经肛门手术治疗体会

本文选取52岁的直肠肿物患者,肿物直径大于6.1cm,带蒂,蒂部宽,距肛缘约7cm.经肛门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病检为: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2级).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原位复发现象,效果满意.治疗原则上应该先做病检,性质明确后,再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经肛门切除直肠腺瘤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可以避免做人工肛门造口术。但缺点是经肛门手术暴露差,操作比较困难,术前仔细做直肠指诊,明确腺瘤的部位,质地,大小、蒂长,直肠粘膜的滑动度,进一步了解腺瘤被牵拉的距离。麻醉应该在低位硬膜外麻醉或骸管麻醉下进行,而且麻醉效果一定要好,肛门括约肌,非常松弛,这有利于术野暴露。在有效麻醉的作用下,通过充分扩肛,使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一般要求能伸入3-4指为度。暴露病灶,是经肛门切除直肠高位腺瘤的关键。在术中常规采用小S型位钩。为使手术切除彻底,防止术后局部复发,切除范围应该在腺瘤基底以1.0cm范围的正常粘膜为宜。手术结束前在直肠腔内置粗纱条,即对直肠创面有压迫止血作用,又可随时观察引流量。

直肠腺瘤 经肛门手术 病灶暴露 疗效评价

王维东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肛肠科

国内会议

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184-185

2017-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