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旋毛形线虫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多态性

旋毛虫的发现与命名1835年2月1日,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James Paget(近代病理学之父),在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St.Bartholomew)进行常规人体尸检时在肌肉中亦发现了一个小白点,随将该肌肉标本请大英博物馆的动、植物学系主任Robert Brown鉴定,在显微镜下发现了毛发样卷曲的虫体,可惜的是观察结果并未发表.同年Owen描述了本虫的形态,并命名为旋毛形线虫(Trichina spiralis).1895年,Railliet将旋毛虫的属名从Trichina改为Trichinella,因为早在1830年Trichina已被用于蝇的一个属名,更改后的新名Trichinella spiralis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本文阐述了系统发育关系和分化模式,论述了中国旋毛虫的遗传多态性。

旋毛虫 系统发育 分化模式 遗传多态性

张玺

郑州大学病原生物学系;郑州大学食源性寄生虫病研究团队

国内会议

第八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36-142

2016-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