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职业化与职业教育的学术化
在德国,多达70%的同一年龄段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层次以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已经废除了严格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界限。学校教育的课程不是按照学科设置,而是按照“学习领域”设置,它反映的是综合化的职业活动情境。通过将职业教育学术化,企业员工更容易获得科学知识,还可以提高职教毕业生的地位和工资。但是,它忽视了实践能力,学术化的目的仅仅是提高社会地位,而没有真正改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化,高校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学有所用,容易就业;也更加关注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但是,它忽略了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校企合作容易被企业所主导(绑架)。作为传统学术教育的补充,应提供从职前培训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多层次的双元制教育培训、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或之外)的伴随性和反思性实践阶段以及大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阶段。
高等教育 职业化建设 职业教育 学术化建设
Martin Fischer
职业与普通教育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6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