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例顽固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病例汇报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青壮年人多因急性损伤所致。因此临床多见病情缠绵难治,容易复发,临床上积液经穿刺抽吸后还会反复产生,治疗效果往往并不满意。膝关节滑膜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因外感风寒湿邪、遭受外伤致膝部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血阻络,瘀久即化热,炼液成痰,凝滞经脉;湿为痰之渐,痰为湿之聚,痰湿互结凝聚,阻于肌肉、经络、骨节之间,故以局部肿胀、疼痛僵硬为主证。痰、湿、瘀胶着难去,《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刘德玉教授以“清热、利湿、利水、活血、通络”立法,常采用加味四妙散加减疗效显著。本案患者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又外感湿邪,入里化热,阻滞经络,湿热注于关节,而发关节肿胀、疼痛之症。基本病机为湿热下注,治疗应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为主,因此一、二诊给予加味四妙散加减,四妙散由二妙散加川牛膝、苡仁而来,具有去湿热,利经络的作用。在此基础并多加活血、燥湿、利水药,如苡仁、茯苓、半夏、益母草等,其中益母草为刘德玉教授经验用药,该药兼有活血、利水两大功效,取其《内经》中“去陈除菀”之意,全方奏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兼活血通络之功,故而效果显著,因有痰湿化热之象,因此酌加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三诊时患者热象已退,惟有肿胀未完全消退,给予五苓散加减为主配合活血之泽兰、丹参、当归,更加健脾利湿之黄芪、白术,有守有更,攻补兼施。四诊时患者肿胀、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惟有下肢酸困,盖因患者肝肾素亏,气血不足所致,因此处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之剂,选用桑寄生、鸡血藤、独活等药。纵观整个治疗过程,有张有弛,处方用药合理有度,前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偏于攻邪。中期利水、渗湿、通阳、健脾为主,攻补兼施。后期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偏于养正。足见刘德玉教授的临床思路严密,辩证施治准确。从中亦能体会出刘德玉教授处方用药的精妙之处:1、重视气血,贯穿治疗始终,具体表现在对生黄芪的使用上,盖因其具有扶正补气之功,且善于走表升阳,适于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慢性筋骨疾病患者。2、对于关节腔积液患者,秉承“血不理则为水”与“津血同源”的传统观念,合理运用活血利水药,尤其是对三七的运用,取其活血不伤正,止血不留邪的特点,兼能活血与止血,使瘀去血止而达到消除关节积液的目的。3、重视脾胃功能,用药中兼顾理气健脾,常在方药中稍加陈皮、山药、砂仁、甘草等,按具体病情选择某种,体现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念,值得进一步研究学习。

膝关节滑膜炎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疗效评价

胡兴律 殷继超

西安市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中医关节病论坛

陕西咸阳

中文

1-5

2015-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