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2014年,一部《星际穿越》令全球观众为之震动,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光怪陆离的视觉表达实现了电影中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部影片之所以受人青睐,除了它用较大段落展现神秘的物理空间,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它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和对家庭个体亲情的关怀,带有极其鲜明的伦理色彩。这充分说明,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与创作必须要有一种合法的约束,它的叙述才能被认可和接受,而对伦理性的关注正是这种约束的具体体现,这种伦理意象满足了人类共通的情感诉求。虽然华语科幻电影在创作和内容表达上常常为评论界所垢病,但也并非如有些评论所说的那样令人担忧。它虽然缺乏西方科幻电影对人类未来生存图景的科学展望,但却也能剑走偏锋,更多地在创作中注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想象。无论是社会伦理、家庭伦理,还是医学伦理、生态伦理,在华语科幻电影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观照。这些伦理性想象弥补了华语科幻电影在科学想象中的不足,带有浓重的民族色彩,恰恰体现了中国科幻电影强调“人文主义”的独特面向。

科幻电影 伦理性 民族特征 人文主义

王玉良

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北京

中文

93-108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