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办博物馆:产业支撑下的文博之路--以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为例

自1996年新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注册创办以来,十多年间我国民办博物馆队伍迅速壮大,成为博物馆系统的新生力量和有益补充,不仅丰富了我国博物馆的类型,更好地保护了民间文物,也是社会兴办公益事业的鲜活例证,为全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研究样本.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度全国备案博物馆3866家,其中民办博物馆647家,仅2011年就新增112家,增速达20.93%.在建馆数量和种类有如雨后春笋般的中国式增长速度背后,部分民办博物馆却陷入了身份模糊、收不抵支、馆藏难补等中国式生存困境,可谓”冰火两重天”.另外,严重制约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的问题还有: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明显等等.民办博物馆的出现,是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多样化在上层文化领域的反映。本文着重选取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作为比照,阐明了企业兴办博物馆,是对企业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与宣传,是对企业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和放大,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觉选择。只要以产业为依托,确立好立馆之本,不断强化自主“造血”功能,相信民办博物馆能在产业支撑下,实现馆企共赢,走出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博发展之路。

民办博物馆 产业支撑 馆企共赢 社会效益

曾杰冈

可园博物馆

国内会议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271-274

2015-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