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拟怀孕高血压患者血压评估及药物选择的思考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在妊娠前已经患有高血压病,而这些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正在服药治疗,对于这些患者需要评估拟妊娠前的血压管理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靶器官损害情况,同时评估患者正在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必要时需要调整置换相关的降压药;另一类患者并不自知自己有高血压病,在妊娠早中期出现适应性生理改变,动脉管壁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性下降,肾素活性降低而心钠肤水平增高,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增加等,这些生理性变化的综合效应使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孕妇血压常有所下降,而到了妊娠6个月后血压才逐渐升高并可能呈中重度增高,甚至诱发严重的靶器官损害与临床事件,直接威胁母婴的健康。由此可见,拟妊娠的青年女性应该进行血压测量和评估。在抗高血压药物中可能影响精子成熟的药物目前报道不多,相关研究也很少。有报道长期应用较大剂量的利血平可能会通过使组织中的儿茶酚胺耗竭,影响下丘脑一垂体功能,抑制精子产生,也会影响性功能。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螺内醋及依普利酮呈现剂量依赖性抗雄激素效应,可导致狗的前列腺萎缩,精子成熟度及活力减低。在抗高血压药物中的主流药物如钙通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目前没有发现有明确的影响男性精子成熟的作用。

高血压 血压评估 药物选择 生理变化

陈源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北京

中文

188-190

2015-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