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表现遗传学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病情逐渐恶化的纤维化性肺部疾病,中位生存率为3至4年,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接触粉尘或者金属、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和吸烟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发病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标志与吸烟相关以及特定基因表观遗传标志与促纤维细胞表型之间亦相关,因此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的表达在IPF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上述研究为IPF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针对miRNA表达模式的基因组学研究也确定了数种能够调节IPF发生过程中关键基因表达的miRNA,大量实验数据表明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酞化和miRNA表达变化在IPF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有证据表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之间有着相互作用,DNA甲基化可以调控miRNA的表达,但是缺乏将表观遗传学机制与影响转录和翻译的机制进行整合的研究。这三种表观遗传学机制各自就很复杂,如果将三种机制一起进行研究,则其复杂性将构成实验和分析的巨大挑战。这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完成。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酞化
陈林 姚尚龙 尚游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3-197
2015-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