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创及无创心排出量监测进展

关于微创心排出量监测,自从1970年,Swan和Ganz博士将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引入临床之后,心排出量监测就成为了围手术期最重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之一.围手术期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监测广泛应用于一些大的心血管手术和伴有明显心血管疾病的非心脏手术,也适用于创伤、脓毒症和其他危重病患者.40年来,PAC已经被公认为是监测心排出量的”金标准”.展望未来,血流动力学监测将不仅仅局限于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评估上,还将监测微循环,这一工作恰恰就是循环动力学重建的主要目标。这样,CO监测设备的发展重点将转向强调微循环的变化以及更加注重循环和微循环复苏的标志物上(诸如乳酸,内血管生长因子)。更有甚者,为了设计可更加真实检测和反映患者生理变化的仪器,需要更加强调从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角度理解微循环,尤其是在分子和基因层面。

心血管手术 心排出量 微创监测设备 无创监测设备 血流动力学

余凌 杜立 程静 李娜 陈明 辛乃幸 Lisa Sangkum Alan D.Kaye 刘恒意

国内会议

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243-266

2015-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