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重复部分的替代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世界,促进社会各行各业转型发展以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要求,图书馆行业身处潮流之中,也概莫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兰卡斯特(F.W.Lancaster)就提出了”无纸社会(paperless society)”的预言.尽管该预言目前还未实现,但伴随着电子资源的发展以及读者对电子资源利用的深入,图书馆的馆藏,则从以往的只保存纸质资源,发展成为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共存的馆藏结构.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必须面临的问题,这与图书馆的使命、愿景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是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制定所必须尽力解决的.从馆藏发展和馆藏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包含在馆藏结构中对这二者构成的设计,也包含着对这二者重复部分的整合,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规划实施并自下向上修正的动态过程.本文分析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重复部分替代的必要性以及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重复部分替代的流程,提出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重复部分替代的量化表。 当考虑使用电子资源替代相同内容的纸质资源时,应重点考虑资源自身属性、馆藏发展政策、读者利用情况、区域共建共享情况等要素。以深圳图书馆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际具体操作中,各个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各种类型资源替代的考虑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替代后电子资源的使用效果还待验证,要做到科学合理,需要对替代模型反复检验,细化量化指标,综合考虑,进而提高参考结论的科学性。
图书馆 电子资源 纸质资源 替代流程
肖楠 余敏
深圳市图书馆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48-156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