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中地区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宝鸡市的保护与发展状况为例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秉承了”尊故融新””活态保护”的理念,还使非遗项目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社会生活,展现出非遗魅力,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本文以宝鸡市为例,对当地非遗项目所开展的生产性保护工作进行研究,全面分析生产性保护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并从革新生产性保护的实施路径,创新扶持方式,整合行业、企业、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加强与高校合作以及高新科技运用等方面,提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发展的方法及建议.

地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资源整合

李凯文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

北京

中文

255-264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