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绵城市背景下华北地区景观设计本土化之探究

近年来城市雨洪问题的不断暴露,催生出构建海绵城市的现实需求.中国华北地区的城市由于汛期降雨量集中且雨水管网排涝标准普遍较低,在此方面的要求更加迫切.目前国内景观设计中雨洪设施的设计大多直接借鉴西方已有的案例,在实际操作中难免有形式单一,缺乏本土化融合的倾向.本文从海绵城市常见的几类雨洪设施出发,立足华北地区构建海绵城市的实际现状,探讨铺装、地形、植物、园林构筑物水几种本土化景观元素应用的现实途径与方法.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景观设计本土化,是海绵城市体系对接风景园林重要的一项节点,是未来海绵城市理论进一步细化落实的必然趋势。然而其中景观设计本土化这一过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着眼于具体设施的景观本土化之外,综合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系统的景观本土化,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本土化等方面都是海绵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今后,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科学理论和设计理念将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与完善,从而从技术上对以华北地区为代表受到水资源严重制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海绵城市 景观设计 雨洪设施 本土化理念

李萌豪 张凯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北京

中文

378-381

2015-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