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埃及与吴哥的历史思考公共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潜在挑战
人类从原始社会演变以来最初形成的亚洲古文明有: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他们并成为世界最早的四大文明.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柬埔寨代表着印一中周边地区的典型文化,或者说是这两个文化中心的亚文化圈.日本也是在受古代中国文明影响的亚文化圈的最外围,而现代则多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像这样的远离主要文化中心的地区,似乎可以发展与保留他们自己的传统而不直接被吸进这些中心当中,并对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柬埔寨和日本在物质与文化层面区别非常大,但是似乎二者又有一种相互的联系。或许是它同样吸收外来历史、地理和政治文化的缘故。柬埔寨主要接受了印度文化和文明,但是孕育了一种不同的,与自然和古文明出现之前的老传统相和谐的关系。显然,日本也十分重视它的独特性,即使是在它成为中国和西方文明世界的一部分的时候。这钟与自然和历史相和谐的典型概念,被认为是柬埔寨和日本在21世纪时,应当坚持继续发展和传播下去。 在吴哥,城市和社会设施都围绕着寺庙建造,故可以断定吴哥窟事实上就是从高棉建筑历史的积淀中衍生出来,并且是规模、科技和美学的集大成者。因此把吴哥窟当作吴哥遗迹的象征并不为过。 与吴哥窟相比,巴戎寺要更为复杂。这座寺庙的石作和雕刻技术自然依附于传统,但是众多神灵的头像既是雕刻也是建筑。同时,众多的小塔围绕着中心的圆塔,形成了高密度的塔林。众神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并不只是三大宗教,也包括众多本土神。它也装饰有多种描绘图案的浮雕,包括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些内容从来没在周围同类的建筑上出现过,并且它也展示了很多其他典型特色。如果吴哥窟被认为是高棉文化正统的产物,巴戎寺则是非正统的。考虑到自12世纪末起,高棉人在建造这些建筑同时正在努力扩展王国位于巴戎、吴哥城、印度支那地区的疆域,并且建立核心城市间盼网络,人们应该平等对待正统与非正统,认可他们都标志着高棉的历史和想象力。
吴哥窟 建筑特征 公共社会 自然观念 文化融合 柬埔寨
中川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08-210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