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遗址保护视角的城市中心区碎片化遗址展示与阐释的相关策略研究--以苏州木渎春秋故城遗址为例
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遗址大多以土遗址为主,本体脆弱,残损严重,考古和遗址保护的研究工作极为艰难.尤其是在保护过程中土遗址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有限,展示效果多不理想,使很多参观者难以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现阶段遗址展示工作中又存在着”方式单一、内容单一、信息源单一”等问题,使得公众无法真正了解遗产的价值、无法产生深刻的共鸣和认知.如何将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以较好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遗址保护成败的关键.本文以苏州木渎春秋故城遗址中的碎片化部分,即墓葬、城墙和土墩的展示与阐释为例,借鉴国内外遗址保护展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大遗址保护的视角深入研究展示与阐释的表现手法,探讨我国城市中心区的碎片化遗址展示与阐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
城市中心区 碎片化遗址 资源保护 多样化展示 历史文化内涵
王晓诚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20-324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