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湘西侗族传统村落活态保护途径思考

对于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除了关注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外,更为重要的是考虑本地人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存的传统村落,如何通过增加异质性要素来激发新的活力,是当今中国建筑学界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通道县横岭、上团等传统村落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对于活态保护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的途径与方法.对于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需要务实而不是“抱残守缺”的态度,今天究竟是保护传统村落什么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的,需要冷静的思辨与警觉的选择。如果说看重的是村落民居的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那么有选择地进行重点保护即可。如果说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与激发原居民本有的创造力,那么就面对时代现实,深入田野与本地村民感同身受的生活,一起面对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帮助村民或者说帮助自己找到乡村精神家园新的锚固点与心灵的归属感,努力创造出这个时代的村落文明,而不是一味地向后看,从而忘记了活在当下与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果说原先传统村落的精神内核及创造力主要由当地居民共同完成的话,那么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文化的传承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是,或许这就是“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探寻方向之一。

传统村落 活态保护 文化传承 原居民 创造力

钱扣娥 陈晓明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15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435-438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