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地区再利用的新尝试
大栅栏街区位于前门西侧,是北京重要的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巷,具有北京市独特的斜街肌理,是北京传统胡同的特色之一.然而随着前门地区的更新和经济业态的转变,大栅栏地区呈现出衰落的状态,传统的街巷变得破败不堪,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虽然政府部门对该地区进行过多次规划保护与整治,但是由于诸如产权、地价、历史价值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保护规划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由于传统保护手段更注重保护本身,忽略了日后再利用,使得当地居民没有享受到保护整治带来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大栅栏地区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保护整治手段的局限与弊端,提出了在尊重当地居民的前提下,以提高地块利用率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较小程度地对地区介入的手段来保护与利用大栅栏地区的方法.文章借鉴了大量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针对大栅栏的具体现状,分别从街巷公共空间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违章建筑”的规范的角度研究了大栅栏地区再利用的新尝试.
历史街巷 保护规划 空间再利用 地块利用率
李嘉文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82-486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