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的维护与建设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大逻辑是对片面、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增长主义”的又一次遏制.但是,要把新常态的指导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好,有效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增长主义倾向,还需切实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得当.正确把控经济新常态,必须科学理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合理构建新常态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一切,离不开对新常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把握. 提高生态效率,除了加强宏微观管理及其创新以实现对资源环境的合理使用和节约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最能起到引领作用的,是高考试题要考出素质、考出创新精神。政府教研部门和督学要着力评价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对大学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根本改变对大学的评价方式。为推动大学以求实的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克服形式主义,要根本扭转组织部门、主管部门和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标准,应取消对学校科研经费量、师资外在标识、图书量、房舍设备量、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论文被美国检索的数量等等比较,主要以一定的随机统考和学生素质考核、毕业生就业后的创新成果和受欢迎程度以及教师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对中国的实际贡献—不是对世界大学排名和论文引用检索排名的贡献—来评价大学。
经济新常态 生态文明 互动关系 政策调整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李济广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
长春
中文
23-27
2015-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