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策建议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发展内在相关的一个历史过程.由于工业化起点较低和起步较晚,中国传统的城镇化进程,是以土地开发和人口数量为特征和主要路径.不过,随着经济增长落入相对较低的速度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任务日益迫切,导致了对我国城镇化模式的倒逼机制.新的经济常态下,城镇化如果不能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立足产业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则其发展乏力和前景堪忧将是必然的.在笔者看来,新型城镇化需要超越传统的”名义城镇化率”下的数量增长模式,而应注重于农村转移人口的完全市民化.而其进程能否顺利,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出新的发展动力,使城镇化建立在新兴产业升级优化的可靠基础上,用集约化理念推进城镇化,发挥耕地保护的倒逼作用,发挥城镇化规划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加强和完善立法,促进产业创新与民生改善的结合,科学分类,因地制宜,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 路径规划 集约化理念 产业升级
侯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
长春
中文
129-136
2015-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