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且说”困境”与”突围”

要说困境,民刊的困境主要是经费不足。有些民刊要靠自己拉钱,有钱了就出一期,没钱了就停一期,什么时候又有钱了就再出一期。这种被动很无奈。直到有一天碰对了,哪位喜欢文化的大款 赏识上你了,投了笔钱,这个困境才不复存在或暂时不存在,你的日子才会好过些,刊物才会正常出版。但也有些民刊,连经费都没问题,譬如图书馆、文化馆的民刊,单位有这笔开支,所费不多,能保证一直办下去。这个困境等于压根儿就不存在。至于刊号,我一直不认为是困境。有个内部准印号固然好,但一些地方申请这个准印号比登天还难,三年五载也批不下来,只好没号。我们这些民刊都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违禁的话坚决不说,不惹麻烦,这个困境也等于不存在。此外,印数小也不是困境。过去都想多印,几千册上万册广为发行才叫办刊。殊不知印数小有小的好处,老有人想见见不着,老有人在四处寻找,这种让人惦记的状态,岂不更有意思。还有两点要说:一是民刊对官刊是种补充和促进。再者,编民刊的人都懂书,故每本民刊都做得像模像样,让不少无特色的官刊相形见绌。这两点是我们民刊足以傲视官刊而不必自责的。

民办刊物 经费支持 准印号 印数

谭宗远

北京市《芳草地》报社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读书年会

天津

中文

431-434

2015-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