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奔跑吧兄弟》流行背后的文本探秘--用约翰·费斯克的文际理论解读”跑男”怎样炼成

《奔跑吧兄弟》在新一轮综艺竞争下表现强势,该话题长期稳居在综艺榜单榜首地位.被热捧的背后是这档节目被大众接纳的过程.本文试图借约翰·费斯克的文际性理论探析”跑男”流行原因,同时从水平文际关系和垂直文际关系解码”跑男”文本.《奔跑吧兄弟》的火爆流行,是水平文际关系和垂直文际关系的影响和强化,需要初级文本的表达,次级文本的渲染,三次文本的激活.受文际关系影响,节目文本元素如主持人和撕名牌才会符号化并促进节目流行.费斯克认为观众对于文本的解读是最重要的.但文本的意义不仅仅靠读者的解读,初级文本的表达也很重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文际关系更多的是—种环流型结构,初级文本、次级文本、三级文本是交叉循环、相互作用的.”跑男”流行的背后,通过文际关系探求的是—种如”撕名牌”般独立存在的符号化元素,可以借节目文本而流行,也可以脱离节目成为学生游戏而流行,这样由节目衍生出来的符号化元素才是节目流行背后的意义.

真人秀节目 文际关系 符号化元素

李娜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72

国内会议

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

中文

202-210

2015-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