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张晓刚波普艺术的后现代性看中国当代艺术

以消费、流行为要素的波普艺术在英国发起后,很快便席卷全球,为美术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在中国兴起了一批以中国政治意识形态为主要元素的波普艺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众文化开始发展,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消解艺术,向平面化、去深度、无意义的方向发展,从而显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后现代性.波普艺术的政治化体现又反映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发展所具有的特异性.同时,不能忽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处境.在欧美当代艺术的笼罩下贩卖中国符号而得到世界的认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可取.当代艺术家应当全面了解当下的背景环境,并且针对目前中国化了的后现代主义进行新的反思.

绘画艺术 波普艺术 张晓刚 后现代性

林小斐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72

国内会议

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

中文

311-317

2015-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