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推进学前教育”中国化”
学前教育“中国化”是中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推进学前教育“中国化”主要是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二是扭转学前教育“西化”倾向的战略措施;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四是恢复和重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迫切需要;五是传承中华十德的首要原因。围绕中华十德和三十修,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开发了《中华十德与国学》系列教材,旨在填补国内中小学、幼儿园国学课程的缺位。《中华十德与国学》教育不局限于上课、读书、背课文的简单层面,而是进一步延伸到活动和实践过程,与常规教学、素质教育、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探索构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创新教育模式。坚持面向教学一线、面向教学实际,以中华十德和三十修为主线,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构建以故事绘本、道德启蒙、行为养正、入脑立根为内容体系的幼儿园十德教育模式。通过有载体、有内容、有评价、有实践的良性循环,实现以文化人;通过阅读经典、传承精华、蒙童养正、悟德修身,实现以德育人;通过生动、有趣、有料的内容载体把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植根于幼儿,从而推进学前教育中国化。
学前教育 教学理论 文化传承
韩清林
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2-23
2015-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