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三问识古玉
古人加工过的漂亮石头可不少,山由玉、软玉、蓝田玉、独山玉、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白云石、长石、磷铝石、黝方石、方解石等等都有遗存。于是可以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做一些鉴定,给材料一个准确的定名。比如x衍射,红外光谱等等,其准确率极高,但是用起来不方便。常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测测密度、硬度、折射率即可获得答案。值得一说的是石柞刻玉,要保持石柞的锋利就要磨柞,即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说,所以硬度更高的石头是磨柞用的。刻玉之柞不能太脆,一刻就断,要有一定的韧性,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柞石的解理或裂理不能太强。刻玉的柞料是一种耗材,量要多又要易得还要好加工。从实物来看,古人选用玛瑙做刻玉之柞是实践后的最佳选择。手工用杆刻玉得到的地子一般不会太平整,刻出的沟槽底部也不可能平整,但器物表面最后的抛光一定非常好。时代越早的东西表意越简单明了,一只石鸟,一头石兽,就是身边有的,常常可以看见的,雕刻出来告诉他人,我喜欢它或者害伯它。所以某一时代、地域的器物一定会配以相应文明的纹饰,当时的琢工定会竭力表现纹饰的精美,厚积薄发而做出不同时代的典型器。加工的方法也是越来越先进,经历了由陋变精,从简入繁的过程。设想多个空心的同型玉踪可以叠在一起,中心插入棍棒支撑,搭出一座踪塔,明确了对上天的指向性,引导虔诚的膜拜。可以说琼塔是后来各类塔的雏形,后代高高山顶矗立的佛塔放大了踪塔的效应,是对古代玉文化的继承。
古玉 定名问题 加工工艺 纹饰特征
贺朝阳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7-318
2014-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