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镇化进程中耕地非农化定量补偿创新机制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耕地资源非农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趋势.而耕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保护优质耕地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也是学术界基本共识.传统观点认为,制度约束、技术因素和经济激励是保护耕地、遏制耕地非农化的最有效手段.然而现实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非农化趋势基本处于”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的状态.尽管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但耕地非农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因此,对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进行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以期为更好实现耕地资源保护、耕地资源非农化补偿决策等提供理论依据,为改变传统耕地保护模式等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对耕地资源保护价值进行分类与评价为耕地(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补偿机制建立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补偿响应与创新机制。

耕地非农化 定量补偿 创新机制 城镇化进程

任平 周介铭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

四川内江

中文

44-4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