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发展智慧旅游的思路研究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信息化,一方面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惠民、富民产业;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旅游业总体尚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因此,通过信息化提升旅游业的品质,既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也是国家和市场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智慧旅游产业模式在发达地区已被作为旅游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思想观念和从业人员等方面的特殊性,必然限制智慧旅游产业发展,乃至无法实现后发优势,如不尽快探索有效的智慧旅游发展途径,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将难以摆脱滞后状态.因此,本文基于旅游信息化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拟探讨民族地区发展智慧旅游的实现路径.我国不同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不同、旅游市场状况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特别是信息化基础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民族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宜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从资源上看,有世界遗产地主导型、休闲度假乡村主导型等;从顶层设计上,有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社区自治型等;从发展阶段上看,又有萌芽期、起步期、成熟期、转型期等不同。因此,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基于基于民族地区发展智慧旅游的SWOT战略定位,建立民族地区智慧旅游发展评价模型,科学定位和监测不同类型民族地区发展智慧旅游的阶段性特征,然后才能提出不同智慧旅游发展路径上的智慧营销、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的实施对策,最终提出适合我国民族地区情况的智慧旅游发展路径。

智慧旅游 战略规划 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赖斌 贺蓉蓉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

四川内江

中文

74-76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