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一个真实病案看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

长期以来,动物疫病严重威胁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不少人感叹,动物疫病此起彼伏,防不胜防;老疫顽固,新疫猖狂;疫病防控,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旦出现了疫病,人们期望的是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要蔓延,最好能予以扑灭.能做到吗?以下介绍一个曾发生在四川省的真实案例,疫病确诊后如何将其彻底扑灭.1982年7月四川某地从英国购买2岁左右的边区莱斯特(简称边莱)种羊115只,在当地分场饲养。1983年4月、5月和12月,先后见其中2只母羊和3只l岁的纯种后代羔羊出现明显瘙痒和神经症状,经检查未见体表外寄生虫。两只母羊迅速消瘦、衰竭,濒死前剖杀,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变。病理组织学切片镜检,见脑干呈两侧对称性损害,出现特征性的空泡性神经元(即“气球样细胞”),灰质出现海绵状变性,星形胶质细胞肥大与增生。脑组织细菌培养阴性。对此次从国外引进的疫病,后采取严密的综合防控措施得以彻底扑灭。根据病羊呈现典型的痒病症状和脑内的组织损害,确诊该病为绵羊痒病。绵羊痒病病原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称之为朊病毒(Pfion)的蛋白质,可引起羊以瘙痒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此病瘙痒症状明显,取脑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动物感染试验,即可确诊。现在在国外新疫区或新发病群,为确诊此病,还主张进行PrPse免疫学检测及痒病相关纤维(SAF)检查等。3.关于此病的治疗痒病一旦出现并确诊,没有任何治疗价值,必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扑灭。

绵羊痒病 病理机制 病羊扑杀 无害化处理

文翼平 文心田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

四川内江

中文

337-34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