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胸前导联QRS波移行延迟预警猝死

心脏猝死是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人类死亡的50%,大多数猝死患者在猝死发生前并未被诊断或被认为是猝死的低风险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心脏猝死中80%为冠状动脉事件所致,其他10%~15%的病因为扩张性心肌病、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肥厚、心脏瓣膜病及遗传性疾病;原发性心电异常、离子通道病及先天性心脏病仅占心脏猝死的5%.心脏猝死中的88%为心律失常所致,如何预测心脏猝死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脏猝死的方法有多种:心率变异性(HRV)、心室晚电位(SAECG)、QT离散度(QTd)、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窦性心律震荡(HRT)、心率减速力(DC)等,其已成为临床对心脏猝死危险分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检测心脏猝死的方法中绝大部分必须依赖在动态心电图中加入的特殊分析软件,单独应用体表心电图进行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近10年中,已确定了一些预测无明显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心电图改变,例如,QRS时限延长、左室肥厚、ST-T畸变、QT间期延长、下壁导联或多导联出现早复极图形等.其中多项研究已到达离子通道水平,对心脏猝死的预测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心脏猝死 流行病学 QRS波 风险预测

许原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78-181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