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与CRT应答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在脑卒中的患者中,15%是由房颤所致.然而,许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是阵发性、无症状的,因此临床漏诊率很高.植入性器械(起搏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应用,为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便利条件.已有研究发现,植入性器械所探查到的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可进展到房颤,明显增加临床房颤的危险,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血管栓塞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各项导致CRT无应答的因素逐步浮出水面,其中包括大量的心律失常事件导致的双心室起搏比例降低,而且,任何的心律失常事件均可能会导致起搏器的起搏节律紊乱,这可能潜在地增加了CRT患者的死亡风险.但由于CRT逆转了心脏的重构,这或许又影响了心律失常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会减缓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死亡风险.目前关于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事件是否会影响CRT治疗反应的临床研究较少,本文就现有的相关文献来讨论关于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事件对于CRT治疗反应的影响.

心脏再同步治疗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疾病发生率 临床实践

王冬梅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265-268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