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外膜电极MRI检查的安全性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头颈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全身各部位组织,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ed electronic device,CIED)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广泛开展,应用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起搏左心室日渐增多.然而有文献报道,置入上述装置的患者在装置使用期间约50%~70%的人需要接受MRI检查.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指南建议:对于接受心脏植入装置患者在1.5T条件下全程有效的监护及专科医生全程监管下完成是相对安全的,相较之前作为MRI检查的绝对禁忌证,有证据表明2000年之后生产的器械具有更好的耐电磁干扰性,但起搏器依赖患者、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近期(<6周)植入CIED或体内存在废弃导线,仍然不推荐患者行MRI检查.然而,2013年ESC公布的指南建议:无论是否为MRI兼容的心脏植入器械(包括起搏器、CRT、ICD),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安全的进行MRI检查.美国至今尚未批准MRI兼容的左室心外膜导线使用,全球有关专家和学者对于上述患者接受MRI检查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现将CRT、心外膜导线行MRI检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心脏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外膜电极导线 磁共振检查 安全性
李小明 邱雯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4-337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