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窦区域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
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室早和(或)室速在临床上很常见,多数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但近年来左心室流出道(LVOT),尤其是主动脉窦(VOA)及其邻近区域的室早/室速的导管消融报道较多.由于VOA与RVOT和LVOT毗邻,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仅靠室早/室速的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定位和传统的二维影像引导下的射频导管标测和消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心脏三维标测系统通过磁场和(或)电场定位跟踪技术,可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模型,导管定位直观、明确,便于精确标测和消融复杂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掌握心室流出道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体表心电图定位和传统电生理标测方法对应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特发性流出道室早/室速的导管消融仍然非常重要.
室性心律失常 主动脉窦 左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王祖禄 杨桂棠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74-479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